我非常討厭接到連環信,接到一貫的處理方式就是義不容辭的刪掉,至少讓它在我手中斷掉。
連環信一般分兩種,早期盛行的是會帶來厄運的,比如說如果幾天內不寄給多少人以上的話,會有厄運降臨﹔另一類換湯不換藥,寄的話會有意想不到的好運降臨,不寄的話,哼哼.......。
這些連環信通常都會在後面舉一些實例,安娜接到信後立即轉寄,結果暗戀很久的對象竟然主動邀她約會,爸爸也中了樂透小發一筆﹔傑克接到信後忘了,結果出門掉到水溝,媽媽被車撞,爸爸公司惡性倒閉,妹妹被強姦,搞得家破人亡,連家裡的狗都難產而死,後來找出信轉寄後立刻接到一筆橫財,垂危的媽媽病情也立有起色,妹妹跟強姦她的人發展出一段美麗的愛情,爸爸得到政府獎勵......
我咧幹!
請原諒我的語言。但是我還想再罵一句,幹!
寄過這種信的人都給我站出來,你的好運真的來了嗎?
我的第一封連環信是在小學的時候收到的,寄信人地址當然是空白,大概是我轉學前的同學寄的吧!更了不起的是信還是那人親手謄寫的。我當時年紀小小,看了那樣的恐嚇信很是驚慌(那時候只有厄運信而已吧?),自小就有強烈同情心的我雖本著不想加害別人的心裡,卻覺得家人的性命更重要,所以就含淚花了一筆錢拷貝了二十張(我比那個人聰明點),地址沒有,所以就在我家附近一家一家投了。從小到大我作的壞事不少,這算是少數幾個可以讓我耿耿於懷的事件之一了。因為信裡沒有提說什麼許的願望會成真之類的,所以基本上我提心吊膽了好一陣子,因為我不是用寄的,只是隨便丟進別人的信箱而已。
後來網際網路的發達根本是讓此種惡劣行徑更輕易的滲透入我的生活,是我交友不慎還是怎樣,每三天兩頭就會接到一封,主旨琳瑯滿目,什麼”幸福”啦!”很靈驗喔!”,”不信勿開”啦!”流傳了百年的許願信”之類的,我就想,刪了這麼上百封的連環信,我怎麼還沒掛啊!追溯回去之前的那麼多個寄件者(還有跟我一樣的倒楣鬼),接連寄了那麼多封,那就你不就發了?還是額外的幸福真的來臨了?所以現在我連絡簿上會寄連環信的人都讓我列入了惡友名單,自己沒有勇氣承擔的東西(也還不是什麼大事情),就這麼不負責任的丟給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沒學過喔?小學讀假的啊?
我不是鐵齒的人,只是這樣的連環信真的很討厭!那種什麼”友誼長存”的連環信我都不理會了,更別說語帶威脅的惡質信件。當然如果我不信,就沒有資格批評,只不過連我這麼個無憂無慮而幸福的人都會覺得信件中的威脅語氣讓人很不舒服了,要是有人就正需要自己的運氣呢?
這麼說好了,如果今天收到信的人明天要入手術房動換心手術,明天會如何生死未卜,今天卻收到一封暗示厄運降臨的東西,是在告訴我不寄就等著手術失敗嗎?手術成功與否本來就是或然率,連環信這樣拿著人的”運氣”作話題的東西就讓人倍感沉重了。很多時候病人的心理狀態也會影響手術過後的復原程度不是嗎?即便信發出去了,不好的感覺卻不是容易打發掉的。
我可以體諒某些寄件人,或許他們正憑藉著一點運氣,也更需要一點幸運,只是體諒歸體諒,會轉寄連環信的人有好幾類,我一概的把他們歸類為神經過敏型人物,不管他們到底敏感在哪裡。
雖然連環信基本上來說沒有什麼大錯誤,比起我每天都要收到二三十封有病毒的垃圾郵件,比例上來說是小的,也就因為這樣所以就更加容易被原諒接受,就跟謠言一樣,野火燒不盡啊!
在這裡我想呼籲大家,真的,連環信早該停了。不過我想這種東西是種流行吧,可能過一陣子就沒有了......
仔細一想,我很久沒有接到這種電子郵件了,but you know what?上個星期我的手機接到了
囧rz
小夜報告
- Jan 16 Fri 2004 12:04
話說連環信
- Jan 13 Tue 2004 17:09
炫耀自己的無知
這句話是高中的時候,在某本書裡面讀到的。
”我在炫耀什麼,不過是自己的無知罷了。”
應該要常常拿來告誡自己,多言只會更加突顯自己的膚淺。我一向是多話的,半瓶醋那樣啊。就像,這篇不寫也可以的文章。叨叨絮絮的,像我阿嬤。
那句話是誰說過的,我不曉得,哪本書上看的,不記得。好像是個外國人吧!(外國人,真好用,諸凡非寶島出產者皆可歸入此類。)人家自謙的言語,也是高度文化素養醞釀出來的產物,節錄得很高興的我都不知道跟原文有沒有出入。我,很沾沾自喜的,表現著自己的愚昧啊。
此外,歡迎諸位批評指教,提供我相關這句話的資料,才不會以後說出來又被人家笑,笑我不求甚解,凡事一知半解。
對了......有沒有人不懂這句話的?
PM 05:09 2004/1/13
- Jan 11 Sun 2004 19:05
BYE

圖 by 紅膠囊
我們家是眾人的聚集地,來來去去的,如風。
風過後,一片杯盤狼藉。前一刻的快樂喧鬧
我喜歡熱鬧嗎?我喜歡玩嗎?
我喜歡安靜嗎?我喜歡一個人嗎?
我不知道。
人來很高興!人走很高興!
打掃很不高興!洗杯子很不高興!
我知道我討厭洗碗。
這樣好不好?
下次,我去你家啦!
- Jan 06 Tue 2004 13:03
糖果.玫瑰.泡泡
夜裡,她回到家中,進浴室擰開了浴缸的水龍頭。
帶著濃郁糖果香氣的泡泡皂,握在手中頗為溫暖﹔粉紅色的幸福壓縮在手掌心上,輕輕搓揉便飄灑在冒著熱氣的水上。她儘量將碎片灑在水龍頭底下,讓那轟轟作響的水流將其沖激成散發香氣的泡沫,佈滿整個浴池。水太燙了些,不管,她緩緩的將自己埋入有著幸福香氣的泡泡之間,過熱的溫度刺激著皮膚,刺刺的,不是很舒服。手滑過水底,想調整一下姿勢,卻發覺空間狹隘地讓她沒有多大的發揮。
浴缸很久沒刷了,就好像她和他之間略嫌黏膩的感情,經年累月的存了不少黃垢,摸上去滑滑的,有點噁心。沒有下定決心的一番洗刷是回覆不了最初的白淨的,還是,她該考慮換個按摩浴缸了?買個房子,好好的裝潢,重新出發?她摸了下泛黃的邊緣,嘆了口氣,有空再刷吧。
前天,在他家中,兩個人狀似親密的一同入浴,那個新安裝的家用spa池,也是像這樣滿佈著細緻的泡沫。
她天真的笑了。”好浪漫啊!”她好奇拿起手邊那個玫瑰色的瓶子,下次,可以自己去買,也製造一堆充滿玫瑰香氣的白色泡泡,堆在她那個租貸了好幾年的小套房中。
”那個只是一般的沐浴乳啦!”
她眨了眨眼。”那,泡泡呢?”
他也眨了眨眼,伸手按了浴池旁的開關。轟的一聲,馬達運轉起來,超強力的水流沖激著兩人的身體,她心中白色的浪漫也愈積愈高。她有點失望。原來不是特殊的配方啊!那麼她的小浴室裡面,是製造不了這麼美麗的景緻的。感覺不一樣耶......她心裡這麼想著。
正思索著,他挨了過來,玫瑰色的香氣頓時曖昧了起來,思緒被打斷的她有點迷惘,模模糊糊的,像起了霧的玻璃。喘息間,他喃喃的叨唸起充滿玫瑰香氣的她有多麼撩人。
今天的她窩在糖果香氣裡,嗯,比玫瑰好聞多了,乾乾淨淨的,甜甜的。用手捧起一些泡泡堆在頭髮上,果然不一樣呢!馬達強迫性打發的泡沫塌塌的,很綿密,不比她心中”專門”的泡泡,蓬鬆多了,這樣子更有浪漫情調,也少了馬達嘈雜的聲響。小小的粉紅色的浴室裡面瀰漫著甜甜的幸福,於是她笑開了。
其實她也是被強迫性打發的泡泡吧!飄不起來,卻營造了不少假象。最討厭玫瑰香氣,卻滿櫃的安娜蘇,打扮成為一朵深紫色的玫瑰。
掛在他手臂上的她總是眼神迷離,他說那樣的她最美,最有味道。然後,他會埋首到她的頸項間,深深的汲取那淡淡的玫瑰花香。她常常是迷惘的。
她用力地吸了口氣,再緩緩吐出,原來百貨公司裡,也有糖果口味的泡泡浴的。
她差點,就要在這小小的幸福裡面睡著了,不過她那新買的有著40和絃鈴聲的手機突然唱起歌來,於是她只好起身,用他送她的玫瑰色沐浴乳匆匆洗去帶著糖果香氣的泡泡。
穿衣,化妝,出門。
PM 01:03 2004/1/6
- Jan 06 Tue 2004 01:14
魚缸中的魚
魚缸中的魚很不快樂,因為他被限制住了。
日日夜夜都在同一個地方來回晃蕩,隔著玻璃觀望著無法觸及的世界,望洋興嘆。沒有自由轉為一種朦朧與不清醒,無聊是無奈卻無法消除的存在﹔單調消磨著魚的反應,於是魚愈來愈遲緩:呆滯的眼神加上呆滯的表情﹔呆呆地,魚飄游在沉滯的小玻璃缸中。
而日子總是要過的,只是缸中的時間流轉總是濃稠得不願向前,在小缸中糊成一片﹔所以水是濁的,魚的視界是濁的,心,也開始濁了。
魚想重新尋回生活,奈何濁了的水模糊了思想,膠住了思考,魚依然繼續當條半生不死的魚﹔不能悠游於會因風吹而起波紋的活水中,不能享受隨波逐流的墮落感覺。
魚無可奈何的住進了魚缸,這輩子都得這麼過了﹔可是主人並未付出真心,缸子裡外附近都是灰白的,小小的玻璃缸中裝盛著太多停滯,邏輯也錯亂成腐敗的氣味﹔不甘心的魚不甘心地掙扎,想用痛苦衝破凝結的沉寂。
時間似乎又重新開始流動。
經過了多方努力及了解,魚體悟到這一切就是現實,不可能改變。
但至少魚可以想像﹔想像可以到達任何地方,沒有一個玻璃缸能限制住魚的想像,想像就是一種自由。如果魚缸中的魚也能想像著海洋,也許那就是魚的快樂。
魚開始自己找快樂。
濁了的水因著魚的清醒而澄清,不再單調的思緒鮮活了魚的表情,魚躍出玻璃缸幻化成了我,另一隻生活在缸中的魚。
*師評曰:人不能給魚快樂就不能給自己快樂。

這是篇高中作文。
其實我很多時候是懶的,從小到大為了交作業的問題,老師們打罵也有,苦口婆心也有,這樣問題從來沒解決過﹔不知道為什麼,我犯懶到連顏面也不顧,從來也沒有形象可言,壞還不算太壞,不過絕對是問題學生的一員。
高中這樣的情況略有改善,不過缺交作業的名單上常常都是有我的。而且都只敢欺負好人吧?連算是比較偏愛的作文都會遲交了!翻開高中的作文簿,在之敏師麾下那年,11篇裡面就有6篇遲交被扣分。台語有個詞非常適合形容我:懶爛。這裡的”懶”有著不牢靠的意思。我是個挺噁心的女生吧!就很多方面而言。
”魚缸中的魚”是少數沒有遲交的作文之一。
其實我高中時期似乎很少有作品﹔或許說,習慣不太好的我,很少徹頭徹尾的完成一篇文章。所以,高中作文可以算是那段時期的精選輯吧!說是精選,也不過就是從一堆爛櫻桃裡選幾顆沒有給小鳥啄過的。(感謝當年的國文老師,作文常是不限題的多,之敏師甚至鼓勵莫名館的活動,凡概是成員一律加分。)
胡思亂想一直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從小,媽媽若找不到我,一定是躲在衣櫃和牆之間的縫隙,呆呆地望著窗外不甚藍的天空,不知想些什麼。”綠色屋頂之家的安妮”,又稱”清秀佳人”,便成了我很喜歡的書本之一。我雖然沒有雀斑和紅髮,也不是個沒有家的孤兒,想像力依舊是我生活的重心﹔上課怎麼能專心呢?別說上課了,激不起我興致的事物一向就沒有辦法讓我專心。
以前,想像力是我跳出魚缸限制的方式,也是一種消遣。
而今,現實愈壓愈近的當下,滿滿的盈溢在週遭的是不斷挫折。不快樂,有的﹔傷心,有的﹔生氣,有的﹔失意,有的﹔呆呆地自己坐一個下午,咬牙切齒也好,傷心啜泣也罷,最後總會失神,在想像的世界裡安撫自己受挫的心。
或許這是一種逃避的手段,只是因為我軟弱得面對不了許多,找一個小小的空間,沒有旁人的眼光,我自己想辦法調整呼吸。然後,爬出來,重新面對現實。
於是,我活了這四年。
文章寫的並不怎麼樣,因一向疏於練習,出國的三年更是退步許多,連基本的語言程度都有那麼點問題了。現在,翻開當年不得不寫的那些文章,竟有些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