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必"敗犬女王"會掀起台灣的新話題,官網上用的slogan是:"我不是敗犬,是女王。"大概是希望掀起:女生希望成為女王,男生希望可以找到專屬自己的女王,這樣的潮流吧!

記得我大學還沒畢業時,我弟就老是說,你以後會變成敗犬(那個時候這個名詞剛剛開始在日本流行,台灣還沒有很通俗),還預言我會成為"針織女",意指敗犬裡面比較有氣質(或自以為有氣質)的型,服裝的類型都是像針織衫那樣,好像老少咸宜有氣質,其實骨子裡是想用通俗掩飾過時,而且不必熨衣服,反正不是工作太忙就是太懶,沒有時間。

我想我不是這麼介意當敗犬,我甚至認為這個名詞挺有個性的,敗犬,so what?只要過的快樂滿足,有什麼不好?很多人不喜歡被貼標籤,可是重點其實在於,自己真正的想法到底是如何。

敗犬這個名詞是來自酒井順子在2003年出版的"敗犬的遠吠",是作者自嘲的稱呼,書的主題就圍繞在"難道婚姻是女人的唯一價值?"這個問題上面。

這個名詞很明顯的該歸咎於日本的社會對女性的期望與規範,雖然年過三十仍然單身的女性比例愈來愈高,可是"女人的幸福在於婚姻"這樣的觀念很是很普遍存在。

雖然台灣對女性的要求必沒有那麼嚴苛狹隘,不過即便在台灣,"單身"一詞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開始變的很尷尬了。結不結婚無所謂,有沒有伴比較重要;婚姻不代表一切,不過起碼兩人世界比較完整。台視最新的偶像劇"敗犬女王",很明顯的就是想要討論這個問題:"女人的幸福,是不是在於感情世界的完整呢?

不要說亞洲文化吧!就連好萊塢電影、西洋熱門小說,都常常可以看到"女人獨身等於不幸"的影子。

女性有工作能力就相等於難搞嗎?太強勢的人就不算是女人嗎?女生為什麼不能一邊踩著高跟鞋,一邊在職場上衝鋒陷陣?

追根究底,到底是敗犬族群缺乏魅力,還是男生缺乏自信?我想大部分的男生希望成為某人的依靠,就好像大部分的女生都期待找到可以照顧自己的人一樣。男生不喜歡自己的能力不如女伴,殊不知自傲常常來自於自卑。

太過自主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疼惜;太過強硬的人,很難讓人注意到內心的柔軟;太多笑容的人,藏在心裡的眼淚常常會被忽略。

但是這一切並不代表屬於你、懂得你的那個人就不會出現;到底是因為忙於工作沒時間找,還是懶得找?我們都在等待愛情裡的伯樂出現,可是很多時候卻都被動多於主動。命定的另一半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看見,並且不退卻的前進呢?幸福出現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勇敢的把握住?

話說回來,難道當真感情上繳白卷,就表示人生有了缺陷?女權高漲的現在,說這句話,可能會被人家打死;但是為什麼雖然獨身女性轉身一看到處都有,大家嘴巴上說著不需要男人不需要愛情不需要家庭,偏偏愛情喜劇、言情小說,任何談情說愛的話題都從來不會退燒?是小眾(敗犬)文化慢慢開始崛起,還是不少人只是愛面子嘴硬?

因為是女人,所以會期待愛情(賀爾蒙/基因作祟??),當有一樣一直渴望卻總是錯過的東西的時候,我想任誰都會備覺空虛吧。並不是因為生活過的很失敗,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努力也得不到的東西。明明已經很用心在過生活了,明明什麼都有了,可是偏偏就是少了什麼。

就是因為什麼都有了,所以得不到的那樣東西,才會讓人更覺得遺憾吧?

我是個骨子裡浪漫的人,而且出乎(友人)意料的傳統。雖然愛情運好像一直都不是非常好,但是我也希望自己終有一天可以遇見懂得欣賞我的人,可以有自己平淡幸福的家庭。有人掛在心上,會變得勇敢一點,愛情不該是牽絆,而是手牽著手一起往前走。可是我不會因為自己正往敗犬之路邁進,就自哀自憐(偶爾可能會不小心進入自閉mode)。我的人生大目標不是婚姻不是愛情,那只是額外附加的bonus,有了會在我的人生開啟不一樣的路程,沒有,也不見得就是世界末日。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觀,也有不一樣的生活目標,社會的價值觀絕對不代表自己人生目標。如果你是個享受獨身生活的人,沒有牽絆沒有煩惱,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那麼更沒有焦慮的必要,自己的態度決定自己的人生成功與否;週遭可能會有很多聲音,可能會讓人慢慢失去自信、愈來愈不確定。

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因為是自己的人生,所以得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只要決定好了方向,就帶著微笑,抬頭挺胸的向前進。

"自己的人生幸福與否,由自己來決定"(摘自日劇女人四十)。



延伸閱讀:亨利軼棧 Heinrich Inn:敗犬的遠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yyeh 的頭像
    jayyeh

    月光傾城

    jay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